父亲点走路赚钱广告被扣款798元 误触陷阱频发!老人误点红包弹窗,养老金账户被连环扣款13笔共计11584元。在数字生活的边缘,针对银发族的“幽灵扣款”正在悄然上演,偷走父母手机里的钱。当“看剧领66元红包”的弹窗跳出时,背后其实是一份每周自动扣除98元的协议;“关注福乐汇享领红包”的页面展开时,“支付成功”的提示伪装成“关注成功”的按钮,瞬间划走148元。从红包弹窗到小程序跳转,老人已经被卷入一场“债务黑洞”。
大多数老人被骗后还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况,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隐形”对手——软件没有客服、电话无法接通、没有消费记录和申诉入口。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认为,网络不法经营者的诱导行为涉嫌违反多部法律法规。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行为负有一定管理责任,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机制,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通道,履行平台主体责任。
陆女士的母亲在搜索APP上遇到付款链接,通过人脸识别完成支付,被扣款148元。陆女士仔细检查了各个界面,均未找到相关付款信息,最终在支付平台账单中发现收款方为“箜泽文化”,商品说明显示为“关注芦荟点点”。陆女士尝试退款却未成功,反而弹出广告。她通过支付平台举报该笔账单存在问题,商家声称已处理但并未联系她。最终,陆女士通过属地12315进行投诉,经多次沟通才办理了退款。对方解释称,扣费是因老人开启了免密支付,但陆女士查遍设置,发现根本没有对搜索APP进行过授权。
同样遭遇弹窗广告并被“免密支付”扣款的还有小岛的母亲。今年8月,其母亲使用畅听APP时,频繁遭遇弹窗广告。一次误触广告后,系统迅速下载了一款手机小游戏,声称“做任务即可提现”。游戏界面随即跳转至支付平台免密支付,直接扣款197.4元。
袁明的母亲也遭遇类似情况,她的支付平台账户在今年4月到7月多次被扣款:仅4月,一项名为“老年大学学费”的消费就在一分钟内连续扣款4次,每笔868元,合计3472元。后又陆续产生多笔相同名目的扣款,总计13笔、11584元。其母亲表示,“还以为是抢红包,一点就扣钱了。”此外,她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还因点击“短剧解锁”“关注公众号”等按钮,发生了5笔“幽灵扣款”,这些交易均无APP、无记录、无收款方名称,合计661.87元。
王先生的父亲被某短视频平台上“走路赚钱”的广告吸引,随后根据引导下载了“妙映软件”,被扣款798元。尽管商家提供了售后电话,但连续多日拨打均无人接听,始终无法联系到对方。茄子的父亲的支付账户近期出现4笔去向不明的扣款,每笔约150元,没有找到任何相关订单。
全额退款与申诉无门之间,一套有效的沟通话术或成破局关键。小岛的母亲发现账户被莫名扣款后,第一时间联系小岛帮忙申请退款,却陷入了求助无门的困境。历经与支付平台、市场监管部门的多轮沟通,茄子为父亲挽回了损失。结合父亲的模糊回忆与支付记录,锁定了查看短剧时的扣费陷阱,最终追回三笔款项。而那些未能退款的商户,页面显示着“经营异常”。
袁明经过一番维权最终帮母亲追回了被扣费用,但他发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灰色产业链:尽管13笔款项收款方显示为不同公司,其客服热线却指向同一个号码。他在投诉时特意强调“母亲不识字、未接受任何服务、属于诱导欺诈”,对方瞬间退还了所有大额扣款。这场博弈揭示了关键点:扣费商户往往身份模糊、难以追溯,而有效的投诉话术与维权路径成为破局关键。
袁明整理出一套实用的维权方案:通过支付平台“账单详情→投诉→选择‘欺诈/未收到货’,上传截图;或通过12315小程序输入扣款商户全称+订单号,让属地市场部门参与协调。韩骁则从法律层面给出建议,用户一旦遭遇此类诱导扣费,应第一时间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随后应优先通过平台官方渠道发起投诉并要求退款。若平台未能处理,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国家网信部门举报,也可通过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用户还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营者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
为防范类似风险,韩骁还建议老年群体不要轻信“免费”噱头,关闭非必要的人脸识别及免密支付功能,定期检查账户扣费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到,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锁定老年人推送离奇、浮夸的“微短剧”,然后再以极低价格诱导其继续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随后按集扣费并自动播放下一集;短视频或购物平台广告弹窗诱导“抽奖”,消费者点击后被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动扣款。
自今年4月以来,仅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消委会就接到相关投诉124件。袁明总结出三大陷阱特征:用“限时领取”掩盖扣费协议,用“关注成功”伪装支付按钮,利用老人不懂“信用支付=借钱消费”的知识盲区。陷阱背后,是被侵蚀的网络信任基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这些行为正在摧毁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石。为追求流量、广告分成或合作收益,平台对违规商家行为选择“妥协”,实质上是将商业利益置于用户权益之上。此外,海量内容的审核需要巨额成本,部分平台选择简化审核以节省开支。而不法分子不断变换诱导手段,也让平台监测系统面临技术与数据层面的压力。
韩骁从法律层面分析,这些行为已涉嫌违反多部法律法规。平台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机制,对诱导跳转、自动扣费等行为进行技术识别与阻断,并完善用户投诉和退款通道,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若平台未尽合理审查义务或对用户举报响应迟缓,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用户也有权主张平台承担相应民事赔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