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早上6点多,记者在中国农批丰县市场购买了几家店铺的牛肉,并在第一时间取样送往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检验。其中一家名为“三牛鲜牛肉”的牛肉渗水最为明显,检测结果达到79.2g/100g,远超标准。另一家名为“李家鲜牛肉批发”的牛肉也超标,检测结果为78.7g/100g。
买肉大约三小时后,记者观察发现,“三牛鲜牛肉”的牛肉颜色呈现粉红色,渗水明显,摸起来也没有正常牛肉的黏腻感。“李家鲜牛肉批发”的牛肉同样存在渗水和手感差异。
记者通过观察店铺运送牛肉的车辆,找到几家店铺的疑似屠宰点。其中几家位于距离市场几公里的农家院中,“李家鲜牛肉批发”的屠宰点则位于一片荒地的大棚中。记者拍到屠宰工人用高压水枪通过牛的心脏注入全身的方式注水,速度更快、能注入更多水。一头一千多斤的牛一般会被注入一百斤以上的水。据估算,注入的一百斤水可能以每斤三十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利润可观。
从凌晨开始,这些完成屠宰、注水的牛肉被分批送到批发市场。记者跟随一辆从“三牛鲜牛肉”进货的面包车发现,其终点是位于沛县安国镇的一个农贸市场。一辆在车斗中露天装满牛肉的平板货车,则从“小谢鲜牛肉”店运到沛县县城一家牛肉销售点,这里早上五点就有不少居民排队购买。除了零售,还有电动三轮车将牛肉运到社区超市和菜店。
记者在观察的几天中发现,“小谢鲜牛肉”的数量最大,一晚上出货量有十几头牛,“李家鲜牛肉批发”大约有七八头牛,“三牛鲜牛肉”数量较少,大约有三四头牛。记者以批发商身份与多家店铺老板沟通时,了解到他们供应多个超市、食堂,并提供检疫证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