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王来了,泰国国王也在路上了。
细看两位国王的行程,费利佩六世于11月10日至13日访华;泰王哇集拉隆功于11月13日至17日访华。
两位国王前后脚到中国,甚至11月13日这一天,两位国王有可能都在中国。两位国王没有见面,但日程碰到了一起,这件事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两位国王先后来访,中国究竟有何吸引力?
西班牙为何“向东靠拢”
11月10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开启他登基以来的首次对华国事访问。这不仅是西班牙国王时隔18年再度访华,更标志着西班牙一年之内实现了对华访问的“大满贯”——继政府首脑、外交大臣之后,国家元首也如约而至。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莱蒂齐亚王后10日抵达成都,“这次访问的起点选择成都,而非更常规的首都北京,是两国政府协商后的安排。”西班牙《世界报》称,选择成都的原因包括:西班牙政府2022年在该市开设了在华最新的总领事馆;此外,从今年4月起,由四川航空运营的多班次成都直飞马德里航班也显示出两国对彼此的兴趣。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西班牙也稳居中国在欧盟内第五大贸易伙伴。
此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三年三访中国,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这些务实合作不仅为西班牙带来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也解决了其农产品出口的瓶颈问题。中国提供的合作模式强调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这与美国动辄施压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西班牙政府代表团成员,经济、贸易与企业大臣卡洛斯・库埃尔波向媒体表示,此次访华的核心目的是 “继续为西班牙产品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在西班牙已占据重要地位的领域——例如猪肉、药品,以及设备、汽车等领域。
威胁不是交朋友的方式
美国近期对西班牙施加压力,要求其提高军费开支,但西班牙政府明确拒绝了这一要求。特朗普政府对此表示不满,甚至威胁将西班牙逐出北约。
西班牙的选择在欧洲并非孤例,但它的影响力可能更为深远。过去几十年,欧洲国家大多追随美国的外交步伐,但如今西班牙却公开展示与中国深化关系的意愿,这种转变无疑给传统同盟体系带来了冲击。
有分析指出,西班牙的决策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冷静计算,而非盲目跟随阵营逻辑,这或许会激励其他欧洲国家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定位。
总之,西班牙国王的访华事件,看似是一次常规外交活动,实则象征着多极化世界的加速形成。那种依靠威胁和压力维持的同盟体系日益显得过时,而基于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正成为主流。
“王室外交核爆”
相比西班牙国王,泰王此行更显特殊。
首先,这是自中泰两国建交五十年来,泰国国王首次到访中国,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广泛关注。要知道,哇集拉隆功正式继承王位以后,除了不丹以外,没有对任何国家进行过正式国事访问。因此,这次出访也被泰国媒体称为“王室外交核爆”的行程。
其次,这是在国丧期间的一次出访。不久前,泰国王太后诗丽吉逝世,泰国举国哀悼,大家都以为这次访华行程要被推迟了,不过行程没有改变,国丧期间访华,看来是非常重视了。
选择中国有其深意,泰国政局变动频繁,总理更替如同走马灯,政策总在调整,中泰铁路和旅游业复苏这些项目因此受到拖延。与此同时,美国在东盟峰会上强行主导泰柬和平协议,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中南半岛事务之外。在这一背景下,泰国国王的出访,被视为寻求外部合作与支持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区域挑战的务实之举。
远亲不如近邻
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泰王此次访华,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大国周边外交成果的一次生动体现。通过高层互动,两国有望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这次访问不仅是外交礼仪的体现,更是两国情谊的延续。它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邻国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始终是稳定与繁荣的基石。
总之,西班牙、泰国与中国深入友好交往,是个表率。对欧盟、东盟来说,两位国王访华就是风向标。与中国交往,好处何在,其他欧盟、东盟国家大可一观。
各国民众也可以看到,中国是乐于与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这才是大国担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