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块钱一块,袋子别扎口,迟到加1块。
放学铃一响,景德镇五中门口秒变大型“追更”现场,学生们冲得比体测还猛——目标只有一个:鸡排哥的三轮车。
晚30秒?
对不起,多付1块,还得看脸色。
别小看这1块,它是鸡排哥亲手写的“江湖门票”。
二十年来,他雷打不动:16:30以后,散客靠边,学生优先;敞口塑料袋是通行证,扎了口就是“外码”,不卖。
有人嫌霸道,可孩子们就吃这套——“比班主任还准时,比月考还刺激。
最近装备升级,老三轮换成带保温层的白色餐车,车窗一拉,秒变小厨房。
卫生等级上去了,规矩一点没松:还是5元/块,学生价6元封顶,路人7元爱买不买。
校方干脆给他画了专属格子线,放学十分钟里,别的摊贩不得越界,活生生把流动摊点升级成“校外编外食堂”。
网上更疯,抖音话题3亿播放,有人给他写《鸡排哥生存法则》:
“排队别讲价,迟到认倒霉,袋子敞口是信仰,加1块是青春税。
段子手们玩嗨了,直播公司蹲点想签约,鸡排哥一句“我只管炸肉,不管流量”,把商务名片原路退回。
说白了,大家追的不是鸡排,是“有人把废话当真”的稀缺感。
——说16:30就16:30,说5块就5块,说学生优先就真的把大人挡在外圈。
在物价乱跳、承诺随时翻车的年代,一个摊主把“说到做到”刻进作息表,比滤镜帅哥、直播红包更带劲。
所以那1块“迟到税”贵吗?
孩子们摇头:买块肉,顺便买张“准时”船票,值。
家长也偷偷乐:校门口有人帮忙掐点接娃,还附赠油炸香,去哪找?
鸡排哥没想当红人,他只想把肉炸到刚好,把钟对准秒针。
流量潮水涌来又退去,白色餐车依旧每天下午四点二十准时出现在五中后门,车窗上贴着旧告示:
“袋子别扎口,迟到加1块。
字丑,却没人想让它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