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27号公告,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决定源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调查申请,该申请揭示了美国模拟芯片在中国市场存在严重倾销行为。
根据初步证据,美国生产的模拟芯片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年均达到41%,绝对进口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

01 调查启动背景
商务部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相关模拟芯片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经过近两个月的审查,商务部认定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决定启动正式调查。
此次调查涉及的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全球芯片巨头:德州仪器、ADI、博通和安森美。这些公司在模拟芯片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在中国市场拥有显著影响力。
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则更长,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商务部将全面评估近三年来这些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02 倾销规模与市场影响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供的证据显示,美国模拟芯片的对华倾销幅度超过300%。这种大幅度的倾销行为严重扭曲了市场价格,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从绝对进口量来看,2022年至2024年,这些芯片的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趋势。
美国模拟芯片在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这种市场控制力与倾销行为相结合,严重压制了中国本土模拟芯片产业的发展空间。

03 调查产品范围
本次调查的产品是相关模拟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通用接口芯片是一种旨在提供多样化接口类型的集成电路芯片,用于连接各类设备、系统或组件,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信号转换。具体包括:控制器局域网接口收发器芯片、RS485接口收发器芯片、I2C接口芯片、数字隔离器芯片等。
栅极驱动芯片则是一种用于增强控制器的栅极控制信号输出、控制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和截止的集成电路芯片。包括低边栅极驱动芯片、半桥/多路栅极驱动芯片、隔离栅极驱动芯片。
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系统等领域,是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组件。

04 调查程序与时间表
根据公告,利害关系方应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将通过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向有关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这意味着最终裁定最晚可能在2027年3月13日前做出。
在调查过程中,商务部将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以及是否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并据此决定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

05 行业影响与展望
模拟芯片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此次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及其他工业产品中各系统之间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模拟芯片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反倾销调查不仅是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回应,也是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有力保护。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为中国本土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将促进国内模拟芯片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美国模拟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年均高达41%,2022年至2024年间进口量从11.59亿颗攀升至15.90亿颗,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趋势。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崛起,商务部此次调查不仅回应了不公平贸易行为,更为中国模拟芯片企业争取了发展空间和时间。这场博弈结果将直接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