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7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高开后突然直线跳水转跌,而中概股指数却逆势上涨1.50%,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

美股市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 三大指数高开后迅速跳水转跌,最终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07%,标普500指数下跌0.13%,道琼斯指数下跌0.27%。 这种走势让不少期待继续创新高的投资者感到意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概股表现强劲,中概股指数逆势上涨1.50%,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 蔚来上涨8.17%,百度上涨7.81%,京东上涨3.24%,阿里巴巴上涨2.64%。

01 美股跳水,科技巨头走势分化
美股市场近期出现了从空头到多头的转变。 由于长期处于新高状态,做空很难盈利,原本看空的市场力量逐渐转为多头,选择顺势做多。
这种转变使得美股下跌时跌幅有限,在没有实质性利空影响的情况下,很难出现大跌走势。 长期投资美股的市场特性,让技术派分析难以发挥传统作用。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呈现明显分化格局。 Meta上涨1.87%,亚马逊上涨1.13%,苹果上涨0.61%,而微软下跌1.21%,谷歌下跌0.14%。
02 特斯拉领跑,五个月暴涨128%
特斯拉成为市场最亮眼的明星股,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期间涨幅高达21%。 昨夜特斯拉高开高走,再涨2.82%,报收421.620美元。
近五个月来,特斯拉股价已上涨128%,成为今年美股大型科技股中涨幅最大的股票。 这一惊人表现凸显了电动汽车概念在资本市场的持续热度。

英伟达因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再次下跌,昨夜低开低走下跌1.64%,成为科技股中表现较弱的一员。 这已经是该股票因此问题第二次下跌。
03 欧洲市场普跌,主要股指跌超1%
欧洲市场表现疲软,主要股市均低开低走。 德国DAX指数下跌1.77%,富时意大利指数下跌1.28%,欧洲斯托克指数下跌1.25%。
法国CAC40指数下跌1.00%,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88%。 欧洲市场的全面下跌反映了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
欧洲市场的大幅下跌与美股的微幅调整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不同区域市场面临的投资逻辑和风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
04 中概股逆袭,估值优势明显
中概股表现出色,逆势上涨1.50%,并再创2020年以来的新高。 个股方面,蔚来上涨8.17%,百度上涨7.81%,携程上涨3.32%。
京东上涨3.24%,爱奇艺上涨3.11%,阿里巴巴上涨2.64%,拼多多上涨1.31%。 小鹏汽车、高途、新东方、世纪互联等小幅上涨。
中概股当前估值优势明显,阿里巴巴PE仅13倍,拼多多低于10倍,显著低于美股七巨头(仅Alphabet\u003C20倍,英伟达>70倍),形成“剪刀差”套利空间。

05 资金流向变化,全球配置调整
资金流向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近期南向资金创下了单日净流入296亿港元的纪录,中概资产开始逐渐获得资金青睐。
外资也开始出现加速增配A股的现象,2025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500亿元。 这种资金流向的变化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美资产的不同预期。
对冲基金近期对美股科技巨头与中国科技股的仓位调整,折射出全球资本在新旧动能转换与地缘博弈中的复杂权衡。
06 技术突破重塑估值逻辑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变全球估值逻辑。 AI(如DeepSeek大模型)、新能源车(全球市占率60%)、半导体国产替代等技术突破重塑了全球估值逻辑,吸引资金涌入科技成长板块。
中国AI企业的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市场对“中国仅擅长应用层创新”的刻板印象,触发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科技股的研发溢价。
阿里新型AI推理芯片问世,兼容英伟达架构且国内代工,这对美股核心标的造成压力,英伟达首当其冲,而A股和中概股的国产链迎来机遇。
07 A股独立行情,内外因素支撑
A股市场展现出独立走势。 9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上半场,下半场全线拉涨。 沪指虽然仅上涨0.04%,但也保持了收红状态。
深证成指上涨0.45%,创业板指数上涨0.66%。 大盘微调两天后,已有继续上行的迹象,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根本没有回调,近两天都收涨。
昨天在机器人、互联网电商、减速器、电机、汽车零部件、脑机接口等板块带动下,个股超3600只上涨。 市场呈现高低切换特征,前期大涨的高价股高位回调,而低位股、低价股普涨。
08 货币政策分化,流动性环境差异
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明显。 中国近段时间维持宽松的流动性(如降准、科创企业信贷支持),而消费复苏的预期同样使市场对流动性的看法更加乐观。
美国高企的通胀数据以及经济数据疲软令美联储抉择艰难,且这种情况短期很难改变,将美元的供应维持现状或许是美联储当前最理性的选择。
代表美元货币供应量的M1同比数据斜率明显放缓,见顶趋势明显,而同期中国的M1数据却开始震荡上行,两条曲线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交汇。

09 产业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崛起
中国产业升级正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在AI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阿里、腾讯在AI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实现爆发式快速增长。
在机器人领域,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国内本土人形机器人迅速发展,在技术和成本等方面形成了比欧美龙头企业更明显的优势。
半导体芯片等领域也取得突出成就。 这些技术突破正在改变全球科技格局,也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10 投资逻辑变化,从硬件到软件
高盛最新报告指出,AI行业的发展正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软件应用层转移。 这一趋势不仅冲击了“美国例外主义”,也为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DeepSeek的崛起,意味着AI行业的发展正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软件应用层转移。 DeepSeek的R1模型以不到600万美元的成本实现了与GPT-4和Llama等领先模型相当的性能。
AI的投资逻辑正在从硬件转向软件,MSCI中国指数在AI软件的高暴露有望使其在短期内实现优秀表现。 中概股在AI应用层的布局较为广泛,涵盖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
昨夜全球资本市场的分化走势展示了后疫情时代投资逻辑的深刻变革。 特斯拉5个月128%的涨幅令人惊叹,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概股集体创五年新高的现象。
科技突破正在改变传统估值体系,资金流向正在重新定位,全球资产配置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 从美股科技巨头到中概股,从欧洲传统市场到A股新赛道,这些变化揭示着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