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从容豁达,源于昔日的坚韧。在儿女的记忆里,母亲是咬着牙撑起一个家的“硬骨头”。阿菊奶奶育有两儿三女,在张崇益眼中,母亲过往所吃的苦,是如今年轻人难以想象的。上世纪物资匮乏,吃的全是自己种的青菜和腌的咸菜。父亲每月工资仅45元,要养活一大家人,一周只休息一天,家里所有重活、杂活全压在了母亲一人肩上。最累的就是挑水,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母亲得去山上的井里挑水,上山下山来回一趟要走1个多小时。桶上的麻绳磨得她肩膀又红又肿,她就垫块布继续挑。遇上干旱天,井水少得可怜,为了一家老小有水喝,她有时凌晨两三点就摸黑出门。
除了操持家务、干农活,阿菊奶奶还靠“挑花”补贴家用。当时村里有个绣花社,她前往领取材料后,有空就坐在家里绣花。一天要绣10多个小时,眼睛都看花了,有时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出血,她擦点口水继续接着绣。最让张崇益印象深刻的是,母亲曾经历过一场“生死关”。阿菊奶奶61岁那年,一天在照看4岁的孙女时,一辆拖拉机突然冲了过来,眼看就要撞到孙女,她扑过去把孙女紧紧抱在怀里,自己却被拖拉机撞倒在地。虽然撞得不轻,好在没有生命之忧,经过21天住院治疗,母亲康复出院。
谈及“长寿秘诀”,阿菊奶奶的答案格外实在:“啥都吃,不挑食,睡得香。”作息上讲求一个随性自在,早上想睡就睡到八九点,晚上8点多就上床休息。如今早上懒得做饭,就冲一包麦片当早餐,午餐和晚餐吃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想吃新鲜蔬菜了就随手摘点,饮食上不挑咸淡,至今连“三高”的边都没沾过,一辈子也没怎么吃过药。
然而,更深层的秘诀藏在她的话里:“这辈子没跟人红过脸,也从未怠慢过任何人。”这份温和包容,塑造了和睦的家风,滋养着整个家族。儿女事业有成,孙辈学业有成,甚至曾孙辈也考上了好大学。“不多管闲事,自己开心最重要。”101岁的阿菊奶奶,用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写下了一份朴素的幸福哲学。她将苦日子熬成了过往,将好日子过成了日常。她的故事证明,最大的养生,莫过于一颗温和包容、自带欢喜的强大内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