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南洛阳洛邑古城新潭水域上空上演了一场“仙女散花”表演。身着盛唐服饰的“仙女”踏着威亚凌空飞舞,千万片“花瓣”随袖滑落,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金光。这段表演刷爆社交平台,网友们惊叹不已,纷纷追问漫天飘落的到底是真花还是假花,是否会污染环境。
这场表演是洛邑古城国庆中秋“牡丹奇妙游”的核心环节。从清晨10:30到夜晚20:30,一天八场演出场场爆满,新潭岸边挤满了举着手机的游客。当悠扬的古乐响起,“仙女”们从文峰塔后缓缓升起,披帛在晚风里翻卷成长虹,抛洒花瓣的瞬间连央视新闻都忍不住点赞“梦中的仙女具象化了”。
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女士蹲在岸边,小心翼翼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这枚粉白色的“花瓣”薄如蝉翼,指尖轻捻便微微变形,凑近闻只有淡淡的米香。随着疑问在抖音、微博发酵,景区工作人员回应解开了所有谜团:“现在不是牡丹花期,我们用的是可降解糯米纸花瓣。”这种特制花瓣以糯米粉、玉米淀粉为原料,添加可食用色素塑形,遇水后24小时内就能分解,完全不会污染新潭水域。更巧思的是,花瓣边缘被压出自然的波浪纹,还混合了少量可食用闪粉,夜晚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梦幻效果。
看似简单的花瓣选择,实则藏着景区对文化与环保的双重考量。洛阳作为“牡丹花城”,牡丹早已成为城市文化的精神符号。“仙女散花”的创意源自牡丹文化与《洛神赋》的融合。十月的北方早已过了牡丹花期,若用仿真塑料花不仅与“中式浪漫”相悖,还会造成环境负担;若改用其他时令鲜花,又失去了洛阳的地域特色。最终,景区联合食品厂家研发出这款糯米纸花瓣,既保留了牡丹的形态神韵,又践行了环保理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