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务员考试备考关键期,一些培训机构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正常脑”与“考公脑”的对比视频,恶意抹黑公务员考试,偏激解读个别试题,强化了公务员考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印象。这种营销手段严重误导公众对公务员考试的认知。
短视频中,“考公脑”被描绘为无条件接受非常规题目、过度解读常规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发网友质疑。这些机构通过制造对比和渲染特殊性,试图让考生相信只有通过他们的“特训”才能成功。这种策略将公务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简单化、妖魔化,扭曲了公务员考试的本质。
确实,有些公务员考试中的个别试题曾引发争议,但培训机构将特例泛化,甚至包装成必须掌握的“考公思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商业炒作。
公务员考试是严肃的综合性人才评价机制,旨在评估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选拔出真正有为民情怀、愿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这些素养不是简单的“考公脑”训练能够达成的。
这也提醒命题方,试题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避免过度追求新颖而偏离考察本质。同时,要鼓励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彻底摆脱套路化回答就能拿高分的现象。
理想的公务员考题应该公正客观,最终选拔出的是心怀热忱、能力扎实、思维敏捷,愿意效力于公共服务的国家栋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