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对夫妇花450万购买的婚房竟发生过凶杀案,起诉前任房主获赔90万后,前任房主又起诉更早的卖家索赔91万。法院查明购买时已签署知情确认书,最终驳回全部诉讼请求,揭示了二手房交易中"凶宅"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一起因"凶宅"引发的连环诉讼案近日在上海徐汇区法院宣判。张某夫妇花费450万元购买的婚房,装修时意外得知该房屋曾发生凶杀案,前任房主杀害妻子后自杀。这一发现让新房主将前手卖家告上法庭,最终获得90万元赔偿。而前手卖家随后又将更早的卖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91万元。
"凶宅"信息披露成关键争议点
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郭某夫妇购买该房屋时,曾签署《确认书》明确表示知晓房屋内发生过两人非正常死亡事件。这份关键证据成为案件判决的重要依据。法官指出,二手房交易中,房屋的特殊历史信息应当如实披露,否则可能面临合同撤销和赔偿责任。但本案中,前手卖家已经尽到告知义务,后续纠纷源于中间卖家未向下家披露这一信息。
二手房交易风险防范需重视
这起案件暴露出二手房交易中的多重风险。一方面,特殊房屋信息的传递链条容易断裂;另一方面,部分中介为促成交易可能刻意淡化不利信息。购房者在交易前应当多渠道了解房屋历史,必要时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信息披露条款。同时,法院判决也提醒卖家,隐瞒重大信息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诚信交易才是长久之计。
这起连环诉讼案最终以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告终,但留给市场的思考远未结束。房屋买卖作为重大财产交易,买卖双方都应提高法律意识,中介机构更应恪守职业操守。只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才能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
- AI整理生成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