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景德镇老街的一个鸡排摊彻底火了,摊主被网友亲切称为“鸡排哥”。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花哨的营销,他仅凭几条“硬核规矩”和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让无数人专程打卡,甚至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情绪补给站”。
“鸡排哥”的爆火,是因为网友一段随手拍摄的短视频。视频里,他的摊位前排着长队,而他一边熟练地翻动鸡排,一边反复强调自己的“经营铁律”:下午四点半之后绝不接散客。起初有人不理解,觉得他“摆架子”,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时间点他要准时赶去中学门口——那里有一群等着买鸡排的学生,而他给学生的价格,比路人便宜一元。鸡排哥解释因为“孩子们零花钱少,能省一点是一点。”
除了对学生的偏爱,“鸡排哥”还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习惯:不管是熟客还是新客,他总会递上一句“请把你的塑料袋打开”。有人好奇问原因,他笑着说,敞开袋子能让鸡排的热气散一散,吃起来更酥脆,“不炸到完美状态,我都不会原谅自己”。
更圈粉的是面对来买鸡排的学生,他会顺口叮嘱“别熬夜,对胃不好”;遇到刚下班的打工人,结账时总会多塞一根烤肠,笑着说“辛苦一天了,多吃点”;就算是排队时有人抱怨等得久,他也会耐心安抚,递上一杯凉白开。这些不刻意的互动,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每个来买鸡排的人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很快引发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调侃到 如果我去买我会好紧张 我怕我袋子开的不够好 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
有的网友列出鸡排哥原则
把小生意做成了传递善意的窗口。如今,每天都有从外地赶来的人,就为了吃一口“鸡排哥”做的鸡排,听一句他的暖心叮嘱。
其实大家追的不只是一块鸡排,更是这份在快节奏生活里少见的真诚——既有对品质的坚持,也有对人的体谅。
或许正是这份“不敷衍、不将就”,让“鸡排哥”的小摊火出圈,也让更多人明白:好的生意,从来都不只是买卖,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结。
果然真诚才是必杀技,胜过假意那东西。
对此,各位网友有什么看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