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没蹭流量,第二天照样四点半收摊,只是把老婆拉到镜头前介绍:这是我媳妇,以后一起干。
网友炸了,说像极了鹿晗当年官宣关晓彤。
鸡排哥不懂顶流,只知道老婆来了,买鸡排的姑娘能少点。
六块钱一份,学生便宜一块。
有人算过账,一天卖三百份,月入不到三万。
鸡排哥笑,够给孩子买奶粉就行。
油锅不大,规矩不少。
自己拿袋,自己找钱,找不开他垫。
有人等二十分钟,他递鸡排时补一句不会白等,顺手多撒一把孜然。
走红后,探店博主堵到校门口,鸡排哥挂出硬纸板:430后不接散客,学生优先。
博主们骂耍大牌,学生鼓掌。
有人想学,他把配方发在评论区:鸡胸肉、蒜粉、地瓜粉,比例自己试。
三天后,隔壁市冒出十家同款,没人排队。
鸡排哥解释,味道不难,难的是每天四点起床腌肉,难的是记住每个熟客不吃辣。
这些细节抄不走。
老婆负责收钱,他负责记人。
哪个学生月考进步,他送鸡柳。
哪个孩子失恋,他多炸三十秒,肉更脆。
有人问他怕不怕过气,他反问:过气是啥?只要学生还放学,就得有人卖鸡排。
全网独家细节:他手机备忘录记着两百多个学生的口味,有人不吃葱,有人要双倍辣。
这份名单,他说明天删。
再不做点有人味的小生意,你会损失整条街的回头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